盛盈优配
首先,书一定是“千人千面”,没有任何书适合所有人。其次书要尽善尽美不可能,很难避免一些时代造成的“偏见”,一些看起来不适合的片段,甚至是文化差异造成的难以理解。
在阅读之前,可以给孩子做一定的引导和提醒,也不用太过敏感和担心。大俗大雅都是人生必经之路。最后,有些书相对很专业,不是说每个孩子都能读懂和理解的,问题不在于孩子也不在于书,只是每个人擅长点不同,无需过于在意。
说句直白的:不就是一本书嘛!人生这本大书,可以包容这些“小书“。
小 童
01
《汉声数学》-数学
可以翻阅小周老师的系列文章《》。
02
《三角形正方形圆形》(套装)-形状
麦克·巴内特和乔恩·克拉森的《三角形》《正方形》《圆形》三部曲,没有直接讲解数学概念或公式,但它通过图形本身的叙事逻辑,为孩子埋下了数学思维的种子——这种设计恰恰是它最精妙的地方。
比如:空间关系:图形之间的位置变化(如三角形钻门洞、圆形滚过山坡)暗含上下、内外、远近等空间概念。
再比如:三角形的棱角、正方形的规整、圆形的流动感,动态呈现。“正方形搬石头”的画面,会自然感知到直角的稳定性。
03
《动物妙想国》-科普
这套书,教的不是动物百科,是用科学逻辑解构问题。每册聚焦一种动物,将其置于人类生活场景中展开脑洞问答。
在我看来,可能是这样一个流程:【荒诞问题】→【拆解生物特性】→【嫁接物理规则】→【反推现实逻辑】。
04
《青蛙的好天气》
“颠覆视角”是怎么样:
所谓“坏天气”,只是选错了参照物。
比如:当孩子为雨天不能玩游乐场而沮丧时,
翻到青蛙在雨棚下伸懒腰的那页:
“看,你的‘失望’,是另一些生命的艳阳天。”
05
《阴天有时下肉丸》
一则包裹糖衣的生态寓言。
免费午餐的尽头,是文明在消化不良中沉没。
06
《一粒种子的旅行》
蒲公英的孩子乘着风伞远行,
浆果的婴儿藏进动物的行囊,
椰子的小舟搏击深海浪潮。
植物母亲们写下答案:
也许真正的“为孩子好”
是给孩子独自生长的勇气与智慧。
07
《窗道雄童诗绘本》4册-动物植物诗歌
有点年代感了,非现在的流行书。
再平凡的事物也能被记录:不写遥远的童话城堡,专写墙角青苔、菜粉蝶、晾衣绳上的雨滴——观察平时忽略的小角落。
万物都会有尊严:蜘蛛结网是“给天空量尺寸”,野猫打架是“忙着用爪子画闪电”。
父母的观察指南:当孩子问“蜗牛为什么慢?”别急着科普,翻开书读一读。
08
《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》
这本书给我们看一些悄悄消失的动物:
没有煽情,只是安静地告诉我们:
“这些动物很少很少了,少到可能等你长大,就见不到了。”
小学低年级盛盈优配
01
《儿童哲学智慧书》接力出版社(哲学)
不教哲学概念→ 用孩子每天问的小问题;
不给标准答案→开放讨论提示。
02
《爆笑科学漫画—物理探秘》科学普及出版社-物理
“老书”。用错误示范讲真理。
03
《元素生活》(寄藤文平)
《地震书》(寄藤文平)
《牛奶,好东西》(寄藤文平)
寄藤文平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是:“符号转化”能力,复杂流程变成说明书,复杂概念转化成视觉符号系统。所有画面带着“干净的幽默”,抖包袱,但是包袱不低俗不恶搞。
04
《思考的孩子》-文学+哲思
下雨前带孩子看蚂蚁,
别急着科普“要下雨”。
把思考放进生活中的自然细节里,而非强硬加塞。
05
《池上赖雪作品集》-想象力插画
并非“儿童插画”,有纯真,有想象力,有创意,色彩搭配有功底。池上笔下仿佛一个冒险乐园和奇异世界。
06
《动物的家超有趣》-动物巢穴
角度别致,翻一页惊喜一次:动物是真正的建筑鬼才。
07
《图解火柴人》-随手画
喜欢画火柴人的孩子不少,这并非不能“专业”,也并非不能“有趣”。
比如:
火柴人望着空白对话框发呆,
“当线条简单到极致,
每个读者都成了编剧。”
比如:
暴雨中狼狈的火柴人只要三笔:
倾斜的短线身体+ 炸毛短线头发 + 脚下溅起的泥。
小学高年级(5、6年级)
01
《全世界孩子最喜欢的大师趣味物理学》(苏联别莱利曼的《趣味科学丛书》)-物理
经典科普书,非新书。里面提到的有些道具比较老,是否会担心过时。目前就我们能接触到的物理来说,没有过时,也无需担心,我们接触的依旧是经典物理学。
我感觉这套书:老物件可以讲清楚新道理,有详细的“普通人就可以操作的指南”,作者是隐喻高手。
物理经典,几十年都不会消退。
02
《思考的魅力》(套装)-哲学
用自己生活里的选择题,亲自来“思考”。
03
《视觉之旅》-化学
元素周期表化身为:可视图片。
04
《通识-学问的门类》-学科分类盛盈优配
比较特别,专门科普学问分类。
05
《数学符号理解手册》-数学
有点小特别,专门给数学符合做了一个科普合集:一起来认识符号的脸。
06
《考试脑科学》-脑科学
看一看,也许可以对考试这件事,多一个角度的理解。
科学打包+准时投递=知识到达。
07
《别逗了,费曼先生》-科学家
物理诺奖得主蹲在路边做修理工,为“蚂蚁怎么找路”趴地观察几小时。
你会看到一个真实的科学家是什么样子——不是板着脸的教授,而是一个对世界充满热情、爱动手、爱提问的“老顽童”。它让你思考:我们有没有好好保护孩子那份追着问“为什么”的天性?费曼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答案。
初 中
01
《中国科普名家名作院士数学讲座》(套装)-数学
不要被书名吓到。里面有学术视野与科普经验。院士们以“美、真、趣、难、慧”五字概括数学本质,将高深理论转化为生活化语言。
当然部分内容依旧很专业,需要专业人士或者老师解答和指导,但是并不影响整体阅读。
这套书既保留学术纯度,也不承诺捷径,但能撕掉“吓人”标签,还原数学为可触摸的思维游戏。优先尝试分册《漫话数学》《从根号2谈起》。
02
《数学女王的邀请》-数学
“慢思考”的数学审美,快答案易忘,慢慢推导才能有记忆。
03
《几何世界的邀请》(小平邦彦)-数学
《惰者集》(小平邦彦)-数学
《我只会算术:小平邦彦自传》-数学
菲尔兹奖得主小平邦彦,愿意为普通读者拆解数学的基因。他的科普书如《几何世界的邀请》《惰者集》,藏着顶级学者的智慧。
我看到过一个评价:是让我不恐惧数学的启蒙之书。
04
《不可思议的数》-数学
这本书像一趟数字旅行,带孩子看见数学如何连接万物。
05
《天才引导的历程-数学中的伟大定理》-数学家与数学史
历史·人物·定理的融合,每章均以历史背景→数学家生平→定理证明三部分展开。
跨越两千多年的“伟大定理”,涵盖几何、代数、数论、集合论四大领域,重点突出了其中的“天才一步”。
06
《数学与生活》(远山启)-数学
远山启主张:破除应试数学的扭曲,让数学回归生活本质。
书中有贯穿数学史与思维演化的双主线。
07
《码书-编码与解码的战争》-密码学
喜欢密码这个领域的孩子可以尝试。
08
《给年轻科学家的信》-科学家思维
科学本质是充满诗意的探索,而非功利性竞争。
也许我们可以选择“冷门领域”,也许我们不要沉迷于“技术”,也许我们可以用失败重构认知,也许我们不应该在计划受挫时着急而立刻设计新方案。
09
《生物学的思维方式》-生物
生物学不仅是知识体系,更是理解生命规律的思维工具。
10
《自私的基因》-生物
一本相对专业的科普书,起码是大孩子才可以看。这本书揭开生命的秘密:所有生物都是基因的“生存机器”。
我有一个个人感觉:生物学中的“自私”是中性词。
11
《大问题》(清华大学出版社版本)-哲学
相对专业,不是随手翻的哲学书。
12
《有限与无限的游戏》-哲学
有限游戏在边界内争斗,
无限游戏与边界共舞。
13
《月迷津渡》-古诗词
从诗词个例分析,到中国古典诗学理论,都有涉及。也可以说是从本源科普。
14
《平面国》-科幻,维度科普
成人及初中以上孩子可看。想象一个只有长宽的世界:三角形、圆形、线段等在其中。当三维球体闯入这个扁平王国,引发的不仅是几何混乱,更是认知革命。它用数学打破现实的维度——我们嘲笑平面国的狭隘时,也许也暴露了我们对更高维度的无知。
这本书给孩子的不只是科幻故事,更是提供了一个生活中不会思考和想象的角度。
15
《科学史十五讲》-科学史
我自己从小会让孩子从接触科学发展史,包括数学史、物理史等等,这种从宏观和动态上的认知,会跟静态的认知完全不同。科学史是真实的历史,而非完全正确的历史,这本身也是对孩子的一个科学启蒙。
撕掉了科学“绝对真理”的标签,还原其为人类在试错中前行的文明史诗,让科学史成为照见现实的一面镜子。
以下均为物理相关领域:
1.L.N.Cooper.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aning and structure of physics. Harper & Row Publishing Inc,1968.
(中译本:库柏著.杨基方,汲长松译.物理世界.北京:海洋出版社,1984)
2.G. Gamow. One Two Three... Infinity: Facts and Speculations of Science. Viking Press, 1947.
(中译本:伽莫夫著.暴永宁译.从一到无穷大: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.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78)
3.広重徹. 物理学史I II. 東京:培風館,1968.
(中译本:广重彻著. 李醒民 译.物理学史. 北京:求实出版社, 1988)
4.Giovanni Vignale. The beautiful invisible: creativity, imagination, and theoretical physics.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2011.
(中译本:维尼亚勒 著. 曹则贤 译.至美无相:创造、想象与理论物理. 合肥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,2013)
5.A.Zee. Fly by Night Physics: How Physicists Use the Backs of Envelopes.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, 2020.
(中译本:徐一鸿 著. 姬扬 译.物理夜航船:直觉与猜算. 北京: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,2024)
6.罗会仟.超导“小时代“:超导的前世、今生和未来. 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22.
7.徐晓.光速:从地心说的覆灭到相对论的诞生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24.
8.《化学键的本质》-化学
9.《我是怎样设计飞机的》-飞机爱好者
第一次和拿云妈妈直播后,我就在准备这篇书单,这里面的书有将近一半我自己也没有,就自己先购买了看一下。当然,从工作角度来讲也需要给文章配图。
因为家里有书,所以在第二次直播,拿云妈妈拿几本书做示例,给大家讲这些科普书拿到后该怎么用,讲到《不可思议的数》时,我看到评论说已下单已下单,就赶紧提醒大家,不要盲目下单啊,这书买回去至少有一半大人都看不进去。
我之前分享的书单,大家买入后大概率自家孩子也爱看,那是因为我是普妈,我娃也是普娃,他们喜欢的书以及我给他们选的书,是适合多数孩子的。而拿云妈妈 这个书单初中以上部分,内容来讲,好是足够好,但绝对不简单。大家在入手前一定要自己看看详情页,自己评估一下自己家的利用率,别入手后闲置了怪我们。
这些书我买了倒不后悔,因为俩娃偏仪式范偏理工范儿占全了,那些很难的理工类书籍,小七不说完全读懂读透,但凡一个点儿能够给他启发,都是意义。
具体怎么用,可以看一下拿云妈妈和我的第二次直播,前两个小时完全是讲科普书怎么读的干货,非常精彩,回放值得看一遍。
视频号找回放步骤
那次的直播预计就是两个小时,因为评论让讲白泽,后面就加了一个多小时讲白泽动画,不了解白泽的朋友可以听听白泽背后的故事()。
Read More
育儿干货I好物分享I诚意满满
和兴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